图片
01.习作内容
图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任务写作一、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图片
提示:1.将“我的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2.如果“我是书包”,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3.“我和书包”着眼于书包和主人的关系。你第一个书包是谁送给你的?你和书包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都可以作为确立中心的角度。二、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2.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三、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就好,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2.“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3.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图片
02.习作指导
图片
一、方法指导:如何做到突出中心方法一:知识短文中提到,要突出中心,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索来写。那么,什么是线索呢?线索就是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即究竟按什么顺序来叙述。一般叙事的线索(1)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情节发展的阶段性)的线索。(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3)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为线索。(4)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5)以中心事件为线索。(6)以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为线索。方法二: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时,还要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考虑哪些材料是主要的,要详写;哪些材料是次要的,要略写。一篇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在记人记事的文章里,详略不当的突出表现是记流水账。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事先没有做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的写法。同时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能够体现中心的语句,在行文中适合点题的地方要尽量点题。常用的方法如:环境烘托,关照中心;情境再现,表现中心;心理感受,点明中心等。结尾再用一两句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二、写作实践(一)话题作文: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以“书包”为话题,体裁包含了说明文、记叙文、读后感等多种形式。“我的书包”可以从说明书包的历史由来、种类、质地、外观设计(不妨与多年前的书包做比较)等来介绍;也可说明书包的功用和好处;或者说明你喜欢的书包类型,或者你希望的书包设计。“我是书包”可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从物的角度观察人的言行,抒写独特的观察角度。“我和书包”可以“书包”为线索,抓住特点,如路边的“破”书包、最“贵”的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智能书包、书包“减负”记、书包里充满爱、书包里的故事、爸爸的书包在闹鬼······(二)片段作文:餐桌前的谈话。【写作指导】题目限制了本文的地点(餐桌前)和人物(一家子)。但是,供我们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什么时间?一家人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在共同欣赏某个电视节目,是在讨论某件事情,还是在吃饭时发生了某件事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我们构思一件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中心,不管是谋篇布局、详略处理,还是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要为突出这个中心而服务。(三)命题作文:走出校园。【写作指导】走出校园,你一定有校外活动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这个话题的外延很大,需要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走出校园,缺少了老师的呵护和同学们的陪伴,可能我们会看到眼前的道路满布荆棘,可能我们会看到不和谐的一面,但只要有善念和美感,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在人生路上的成熟一定会为曾经拥有的天真画上圆满的叹号!或许,当我们走出校园也就成熟了吧······图片
03.习作例文
图片
同龄佳作背靠背的守护七年级在校学生八月的一天,我离开伙伴,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有了一个小主人,她笑容甜甜的,很可爱,当她满怀欣喜地背起我时,我终于不再那么害怕了。【开篇即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视角独特,构思新奇。】清晨,我和小主人一起上学,晨曦映照在我们稚气的脸上,都红扑扑的。可是,到了幼儿园门口,我突然身体一颤,只感觉我的小主人赶忙躲到她妈妈身后,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妈妈越要转身拉她,她越是狠命摇头,只听到小主人奶声奶气地哭道:“我不要进去,我要跟妈妈回家,妈妈别不要我,我要回家······”惹得我也越来越伤心,老师都忍不住上前来抱她:“宝宝乖,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等你了。”这时,我看到她妈妈也转过身来,可她并没有发火,只是柔柔地一笑,使出她的撒手锏:“哎呀呀,魔法先生来啦!小朋友们快来看呀,昨天变了巧克力和酷飞,今天,他会给我们变出什么来呢?小猪佩奇,还是乔治·····.”妈妈边说边拿起我,装着要拉开拉链。“这是我的!这是魔法先生给我的!妈妈快给我!我马上去教室里放好书包,看看今天有什么!”只见小主人马上破涕为笑,背起我,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幼儿园。一整天,她都时不时地望望我,一有空就会过来陪着我,让我觉得不再那么孤单。从此,我和她一起相互陪伴,慢慢地少了泪水,多了欢笑!【回忆了一段“我”和小主人在幼儿园的时光,小主人不愿上幼儿园,妈妈借“我”使了“撒手锏”,使得小主人乖乖入了园。从那天起,“我”和小主人的感情变得越发深厚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虽是以一个书包的视角在叙述,却足以让读者窥见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上了小学,我的小主人喜欢上了踢足球,每天放学后,她也总会背着我,蹦蹦跳跳的,一起赶往足球场。夕阳西下时,我就会在场边,默默注视着她小小的身姿,看着她挥洒汗水,尽力奔跑。就这样,日复一日,连我也感受到了她对足球的热爱。我知道,这样努力的她,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陪着小主人上了小学,放学陪她踢足球,守护她,相信她。】终于,在长久而辛苦的备战后,比赛如期而至。这天,我依然陪在小主人身边,来到了热闹而紧张的足球赛场上。在场边,她从我兜里拿出毛巾和水杯,紧张地准备着。我也望着小主人的脸庞,默默为她加油。【“我”陪着小主人比赛,而她也需要“我”。】不一会儿,验证小主人实力的时刻终于来临,比赛开始了。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我看到了小主人和她的队友们快速奔跑,直接突击对方内部。我仿佛看到了她训练时的样子,专注地盯着对手,时而进攻,时而防守,进退有序。没一会儿工夫,她就汗流浃背,红扑扑的脸蛋上也已经满是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闪闪发亮。我又紧张又不安,多么想为她呐喊助威,也多么想冲上去给她擦汗。终于,在一次次的突破、冲刺和射门后,她进球了,她成功了!此时,场边也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那一声声的欢呼,也是我的呐喊啊!我真为你感到骄傲,我的小主人!【“我”注视着小主人在赛场上的一举一动,为她紧张,为她呐喊,为她骄傲。“我”与小主人之间的感情可见一斑。这不就是“我”与小主人相守至今,日渐情深的缘故吗?细腻的笔触,读来令人动容。】而现在,我安静地躺在你的书橱里,陪在你的身边。听你爸妈说,经过不懈的努力,你又得了“市长杯”足球赛的冠军。我坚信,你终有一天会像我们八月初遇时那热情似火的骄阳一样闪闪发光。而我,会永远相信你是最棒的,也会一直在背后默默守护着你,默默为你加油呐喊,静待你为梦想高飞的那一刻。【“我”虽已躺在了小主人的书橱里,但“我”与小主人的感情没有终结,默默地守护也不会因此而改变。故事于结尾处戛然,与开头遥相呼应,点明中心。】点评:
文章以“书包”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视角新颖,立体感强。
小作者以一支妙笔记录着平凡生活中泛起涟漪的瞬间。文章开篇简洁入题,选材紧紧围绕“书包伴着我成长,默默守护着我”这一主题,写了成长路上两个与书包相互陪伴的典型场景,不蔓不枝,从上学初进校门时内心的忐忑和新奇到赛场边观战时的紧张与成功时的自豪,她们都相互陪伴,共享成功和喜悦。文章又按时间顺序,将与书包的相遇相知和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线索明晰,层次分明,两次背靠背的难忘经历描写细腻感人,主次和详略安排得当。文末着笔“默默的陪伴和守护”,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餐桌前的谈话七年级在校学生“来七反(吃饭)喽!”奶奶标准的桐乡方言钻进了我的耳朵,如同咖喱黑鱼片的香钻进了我的鼻子,只是方言从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了。这股香迫使我从软乎乎的沙发上站起来,手中捧着手机,摸着墙,一步一步挪到了桌前,头也没抬一下,甚至不知道踩到了猫的尾巴,它委屈地叫了一声,腾腾两下跳上了桌。“去去,拂寺背内七哎(不是给你吃哎)!”奶奶赶猫的声音唤醒了我,我抬起头,一步走到餐桌前,一屁股坐下了,猫仿佛要代替我一般,挡在我面前。我还是怕它的,一抄手把它抄到了地上。它便自顾自地走了。我慢腾腾地握住筷子,往碗里一搅,便往嘴里送,眼却盯着屏幕,筷子便把饭送到我鼻子上了。我这才看看饭碗,夹了一筷子菜,又盯着手机了,吃饭时像在数米粒。奶奶都快吃完了,我才刚扫平这一座“小山顶”。奶奶看了我一眼,伸手抓住我的手机,往柜子上一放:“七反那尬好看手机(吃饭怎么能看手机)!”我只好吃饭了,心不在焉。爸妈在谈论什么,多半在说我这习惯,还不时看我几眼,奶奶也跟着点头。我忍不住竖起耳朵:“我们要有一个惩罚办法。”“怎么罚?罚洗碗?”“可不能一直罚。”“来得早吃得快就不罚。”“那万一不吃怎么办?”爸爸皱了眉头:“吃到最后一个就洗碗,怎么样?”他们达成一致了。可谁能想到接下来两天,爸妈都外出吃饭了,奶奶那么疼我!怎么会罚我?于是第三天······这天爸妈回到家都闭口不言,妈妈的嘴都可以挂个油瓶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了,情况不妙,我得想想办法。帮大人做点家务?不行,太老套了。送点小礼物?不行,太孩子气了。不如借机改掉“拖拉机”这个称号吧!饭端上来了,就连平时乐观的奶奶都无精打采。我边急急地吃饭边听他们的谈话。这是有史以来最严肃的一次了,我听着听着,便略知一二:乌镇的房子要拆迁了,奶奶家的亲戚却不守合同来闹事儿。大人们正商量着对策。那不就更需要我来一个放松的小插曲嘛!我的饭碗渐渐露出碗底,但大人们的饭碗还只扫平了“小山顶”呢!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但没人知道我的“阴谋”。我便悄悄地等着,等到吃饭最快的老妈扫荡走最后一颗米饭,正准备说“拖-拉-机”时,刚张嘴话还没出口,就看到我的饭碗空空如也,嘴角微微地、慢慢地上扬-妈妈终于笑了,爸爸和奶奶还奇怪为什么妈妈话到嘴边停了,直到看到我一粒米也不剩的饭碗,也都哈哈大笑起来,奶奶还直说:“乖得来乖得来!”全家又恢复其乐融融的场面了。餐桌上的谈话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坏习惯,也让我感受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多么的美好。夕阳西下,还有什么是比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更幸福的事呢?点评:本文语言活泼灵动,尤其是奶奶的桐乡方言使得文章增色不少。小作者选取了来自日常生活的两个材料。第一个材料叙述的是因自己吃饭不认真以致让长辈想对策来惩治她,但却不了了之;另一个叙述的是大人们因拆迁而引起的纠纷在商量对策,懂事的小作者乖巧地吃完了饭,给家人来了一个放松的插曲。两个材料紧紧围绕“餐桌前的谈话”这一主题,生动地展现了一家人和谐融洽的吃饭场景。结尾反诘,点明主题,突出中心,耐人寻味。读读自然这本书七年级在校学生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在傍晚落日的照耀下,我瞧见了大海。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这里的海水并不像其他海域那样碧波荡漾,倒显得灰沉沉的,但这并不妨碍它给所有人带来欢乐,在平静的一退一涨中,冲刷着岸边的沙滩。如果看得仔细一点,高处有时还能发现涨潮时所留下的海草,它们触摸上去很是扎手,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装饰沙堡的好宝贝。几群人在近海处玩沙球,虽无言,自有一股激情在。旁边竦峙着一块巨大的礁石,棕色的躯体上充斥着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留下的痕迹,人们争先恐后与其合影留念。此时的大海与沙滩是那样的平和,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带来一片欢声笑语。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海水早已重新掩盖了海草,它开始了咆哮。经过一整天的蓄力,大海一改前态,海滩上依旧有人行走,有人嬉戏,却已无人敢靠近海岸线,生怕被一个高过一个的大浪打湿了衣裳,卷入到海中。耳畔只剩下了潮水拍岸声。礁石何时离我这么远了?激烈的浪花打了上去,我也终于在其中看见了一片雪白,哪怕是熟悉水性的本地人,也不过近处活动活动罢了,所有人的心中都在同一时刻感到了自身的渺小,无时无刻都有惊呼声传来,或是游客被震惊而发出的,或是难得几个弄潮儿被海浪拍入水中发出的,又抑或是孩子们因兴奋而发出的,它们与浪声融为一体,一声一声地敲进人们心中。大海似乎在吼叫着:“小心了!我可不是好惹的!”海浪使劲拍打着岸边的一切,瞧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自然!此时的她,似乎脾气不太好,给人带来恐惧与震撼。有人告诉我们,在刚退潮时的正午,可以在礁石滩上捡来众多漂亮的贝壳,抑或是鱼虾蟹。本以为这些是极为难寻的宝贝,没抱什么希望。可到了这里才发现,似乎到处都充满着生命的痕迹,无论翻开哪一块石头,是大是小,是清一色、渐变色或是杂交色,你总能听见一片惊呼,然后便可以看见一只只的螃蟹爬出,或是指甲壳大小的小鱼冲出,颜色也很是相近,灰黑,灰黑,还是灰黑。倘若运气好,也可以发现几个不一样的,颜色如那礁石一般,它们每一只都健步如飞;倘若你在第一时间没有捉到它们,那就别想再捉到。回忆着先前水族馆里出现的一个个神奇的物种,我突然发现,哦,大海呀,她还是多变的,对生命充满慈爱。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校园给我们以书卷,以知识;校园之外,给我们以阅历,以视野。为什么不多读读自然这本书呢?点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小作者眼中的大海,始终与人和生命联系在一起。傍晚落日下,她时而平静安详,引人遐想;时而气势恢宏,令人震撼。正午退潮时,鱼儿虾蟹活动正欢,图个乐子的人们玩兴正旺。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表现“大海是多变的,对生命充满慈爱”。文章写大海,并不囿于常态,而是选取沙滩一隅,视角独特,围绕“对生命充满慈爱”这个中心,笔尖流动的是对生命与爱的美感。多用侧面描写和烘托手法,表现人与自然之和谐。拓开一笔“为什么不多读读自然这本书呢”,紧扣文题,把读者思绪引入更广阔的空间去,水到渠成,戛然而止,意蕴深远。我的爸爸七年级在校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易,像我的爸爸,他离开家乡已经七年了,一直没有回去过。就算我们为他买了火车票他也总是会退掉,只为了那三千多的全勤奖。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回去了,你们吃什么?怎么上学?”今年,我辛苦了半辈子的父母终于攒够了钱,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妈妈回去装修房子,我和姐姐回去拍身份证,留下爸爸一个人在桐乡。然而就在我们要回去的前一个星期的晚上,我的爸爸,我那一向坚强的爸爸,哭了,哭得像个离家已久的孩子,靠着墙一边哭一边说:“我要回家,我想回家······”老板只准了半个月的假期,而且只能买到回家的坐票。可尽管如此,爸爸依然开心得像一个得到礼物的孩子。三天后到了老家,只住了一天,我、姐姐和妈妈便去了旅馆,因为乡下的蚊子太多、太毒,姐姐的脚已经全是包了。走的时候看着爸爸不舍的目光,我鼻子一酸,差点哭了出来,可矛盾就这样发生了:爸爸来找我们的时候有一句话讲得不恰当,惹得妈妈很生气;在去面馆吃饭的路上,我跟爸爸说了几句话,爸爸就拿我撒气:“你烦不烦,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管好你自己就够了!”“我说几句怎么了?发表一下意见也不可以吗?”说着我就跑到了妈妈身边。可到了面馆,爸爸点了一碗最便宜的面,自己一个人坐在面馆角落里,慢慢地吃着。我的鼻子又是一酸,刚刚对爸爸的怨气丝毫不见踪影。心想他是我的爸爸,把我养育大的爸爸!他再怎么固执,也是我的爸爸,我唯一的爸爸!吃完饭后,爸爸一个人走了,看着他日渐弯曲的背影,显得那么孤独、苍凉,我和姐姐都哭了,悄悄地,在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哭了。后来爸爸的老板失约了,才十天就催爸爸回去。我爸爸是店里的主配,一个人干三四个人的活,爸爸不在,老板的生意忙不过来。爸爸走了,自己一个人走了。后来,我到了外婆家才知道爸爸是坐客车回去的。给爸爸打完电话后,我便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哭了。耳畔萦绕着爸爸电话里说的话,“客车便宜,还快,我省下来一些钱,早回去多上几天班,好供你们上学啊!我身体结实着呢!”电话这头的我早已哭成了泪人·······泪眼蒙眬里,我看到了爸爸那熟悉的身影:爸爸为了省钱,不去理发店,自己买了工具理发;前一天晚上加班到深夜,可第二天早上还要五点起来给我做早饭,送我上学;有了什么好吃的,总能第一时间想到我,笑嘻嘻地把好吃的塞到我的手里;当我学习退步时,爸爸抽出时间与我促膝长谈,出谋划策帮助我······爸爸呀,我的爸爸呀,对不起!你批评我,我不服气;你早起为我做饭,我还挑食;我还时常对你发脾气······我的爸爸呀,爸爸呀!我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请你原谅我吧!我真庆幸,我有你这样的爸爸!我真庆幸,你是我的爸爸!点评:这是一篇情感真挚,感人至深的真文章。题目是“我的爸爸”,文章的选材均与爸爸紧密相关。其中以爸爸回乡一事为线索,笔法细腻,详略有序,刻画出了一个为了家庭任劳任怨、勤俭节约、关心孩子,还带着点执拗的父亲形象,人物形象写得非常丰满。文章材料的选择,线索的设置,还有描写时详写与略写的恰当安排,使得文章的中心非常突出。结尾处,表达了小作者对爸爸的愧疚之情,更因有这样的爸爸感到幸福,真情流露得自然而深刻,不由地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真文章实属难得,小作者的写作素养也可见一斑。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杠杆配资公司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