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
图片
(2023年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6. 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
A. 淡水湖、下渗
B. 淡水湖、蒸发
C. 咸水湖,下渗
D. 咸水湖、蒸发
7. 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
A. 狭长湖盆
B. 断流河道
C. 古冰川槽谷
D. 泥石流通道
【解析】
6.根据材料“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可知,湖水无法通过河道直接流出,随着盐分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该地为地中海北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主要输出方式为蒸发,D正确,排除ABC。故选D。
7.结合④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原先①②③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B正确;如果是狭长湖盆,堆积物应该比较细小,而①②③南侧高地上谷底存在卵石堆积,A错误;如果是冰川或泥石流,则堆积物应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故排除CD。故选B。
【答案】6. D 7. B
(2023年6月浙江卷)21. 麦兹巴赫湖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2022年6月,湖泊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并于7月中旬发生溃决。6-7月期间,能反映湖泊冰水沉积物总量变化过程的曲线是( )
图片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麦兹巴赫湖在6月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融水量大,将上游物质带到湖泊不断沉积,导致湖泊的沉积物总量不断增加,故C错误;题意显示七月中旬,湖泊发生溃决,导致湖泊水大量流出,湖泊内的沉积物将迅速流出导致湖泊内的沉积物总量迅速减少,故B正确,AD错误。答案选择B。
【答案】B
(2023·海南海口·三模)冰间湖指的是极地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其形成与海洋的热力、动力过程以及大气的动力因素联系紧密,是产生海冰较多的场所。在北极地区,冰间湖通常出现在海冰较厚的浮冰区域,其位置较为固定,并周期性发展和消失,面积大致为10~105平方千米。按照出现的位置不同,冰间湖可分为沿岸冰间湖和大洋冰间湖,图为沿岸冰间湖和大洋冰间湖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冰间湖的存在可以加快海冰融化,主要是由于海面( )
A.吸收太阳辐射增加
B.长波辐射增加
C.潜热输送加强
D.海气热传递增加
2.推断北极地区产冰量较大的冰间湖类型及原因是( )
A.大洋冰间湖海面较开阔
B.大洋冰间湖海水温度低
C.沿岸冰间湖海气交换多
D.沿岸冰间湖海水深度浅
3.冰间湖被认为是北极“最活跃”的区域,主要是由于其( )
A.光照相对充足,浮游生物丰富
B.位置变化大,始终不固定
C.降低海水盐度,加强上升运动
D.随全球变暖,面积持续扩大
【解析】
1.据材料冰间湖是“极地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可知,冰间湖的存在可以加快海冰融化,主要是由于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使海水温度升高,A正确;长波辐射增加,热量散失将增多,温度会下降,不利于海冰融化,B错误;潜热输送、海气热传递对加快海冰融化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A。
2.据材料“在北极地区,冰间湖通常出现在海冰较厚的浮冰区域,其位置较为固定,并周期性发展和消失”可知,北极地区产冰量较大的冰间湖应该分布在海冰较厚的沿岸地区,类型是沿岸冰间湖,原因是海气交换多,浮冰较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冰间湖被认为是北极“最活跃”的区域,主要是由于其为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光照相对充足,浮游生物丰富,A正确;其位置较为固定,并周期性发展和消失,BD错误;大量冰的形成会升高海水盐度,C错误。故选A。
【答案】1.A 2.C 3.A
【点睛】由于北冰洋的海陆格局是南方的陆地围绕北边的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北冰洋区域,陆地来风吹散了海冰,露出水面,形成冰间湖。夏季海冰融化,冰间湖随之消失。
(据高三复习资料整理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杠杆配资公司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